别用TTM口径计算股息率

在股票估值工作中,前溯12个月、也就是TTM(TrailingTwelveMonths),是一个常用的技术手段,常常用来分析股票的PE、也就是市盈率。但是,有一些投资者却错误的把TTM的分析技术,用在了股息率上,结果得到了错误的数据。这里

在股票估值工作中,前溯12个月、也就是TTM(Trailing Twelve Months),是一个常用的技术手段,常常用来分析股票的PE、也就是市盈率。但是,有一些投资者却错误的把TTM的分析技术,用在了股息率上,结果得到了错误的数据。

这里,就让我们来看看,为什么虽然股息和利润都是上市公司对股东带来的回报(区别只在于一个分配了、另一个没有分配下来而已),但是在分析PE时经常采用的TTM方法,却不可以用在股息率的分析上。

首先,让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TTM,以及为什么它在分析PE时非常好用。所谓TTM,指的是找出目标日期前12个月的财务指标。比如,当一个上市公司在3季度报表已经披露时,在11月15日使用TTM的盈利指标,就会得到今年的1、2、3季度和去年第4季度的当季盈利之和。

很明显,以这个TTM数据作为分析,相当于用去年的4季度和今年1、2、3季度的财报,“拼凑”出了一份最新的财报。相对于使用上一个完整年度的利润指标,这个指标会让投资者在分析一个股票的PE时,得到最新、最及时的数据。

虽然股息和利润都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回报的度量口径,但是当我们对股息进行分析时,比如试图求得一个公司的股息率时,TTM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方法。

这其中主要的差异,在于当上市公司发布财务报表、也就是发布利润数据时,每年的4个季度发布的时间点,一般来说都是固定的。在内地资本市场,每年的3月31日、6月30日、9月30日和12月31日,是4个雷打不动的发布时间。在美国等资本市场,虽然每个企业发布财务报表的时间不尽相同,但是每年的时间点也都是相对固定的。

这种相对固定的发布时间,使得当我们计算PE指标在TTM口径、也就是前溯12个月口径下的数据时,可以很轻松的得到4个季度的数据。也就是说,当我们在某一个时点,向前推12个月时,我们一定会得到4个季度的数据:既不是3个、也不会是5个。

但是,上市公司发布股息的时间,并没有这么精准。这就导致当我们使用TTM数据时,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。比如说,当一个上市公司每年发布一次股息时,那么在某一个时点,如果我们往前推12个月、求TTM的股息数,也许会得到2个财年的股息,也许会一个都得不到。

以香港市场的中国电信(00728)为例,这家公司在2020年发布股息的日期是6月1日(以除权日为准),在2021年发布的日期是5月11日,在2022年发布的日期则是5月31日,3个时间点各不相同。

结果,如果我们在2021年5月15日,去计算中国电信的TTM口径下的股息,我们就会把2020年(6月1日)和2021年(5月11日)的股息都计算进去,得到一个相当于中国电信正常股息2倍的股息数值。拿这个股息除以中国电信的股价,我们一定会发行,哇,这家公司派息率真高!

然后,如果我们在2022年5月15日,继续做相同的事情、试图计算TTM口径下的股息,我们会发现2021年的5月11日这个派息日,已经超出12个月的口径,所以统计不到。同时,2022年6月1日的派息日还没到来,所以按TTM计算也不能算。这么一来,在2022年5月15日,中国电信的TTM股息率就会是0%。

现在,我们可以看到,为什么对于股息的计算来说,投资者完全不可以使用TTM的指标。以上所举的例子,还只是每年分红1次的股票。有些股票每年喜欢分红2次(1次中期股息、1次末期股息)、甚至还有不定时的特别股息。在这种情况下,TTM的股息统计就会变得更乱。

那么,我们应该怎样计算股息和股息率呢?很简单,我们需要使用年度股息的数据。比如说,在上面的例子中,用2021年年度派息相对于2022年5月15日的股价,来计算当时的股息率。如此,方能得到准确的答案。

橘生为南则为橘,橘生为北则为枳。对于计算股票的估值来说,在计算盈利和PE估值指标上很好用的TTM口径,拿到计算股息和股息率时,就变得完全不堪大用。这样细微的投资技巧,是聪明的投资者所需要掌握的。

(作者为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)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byujiang.com/1264.html